温馨提示:谨防学费诈骗
发生了什么?
近期有不法分子亲自或者通过微信联系中国学生,并称如果学生们使用“第三方服务”,这些不法分子就可以协助这些学生以一个优惠的汇率支付他们的学费。
其例包括了这些不法分子在伦敦的唐人街和这些学生“交朋友”,并将这些学生引导到某些微信群。
为什么?
许多在英国的学生携带着大量的现金,并被不法分子告知将这些现金支付给学校的方法。这些被盯上的学生往往说过“我不确定如何付款”、“我需要快速支付”、“我无法存入大量的现金”等。
诈骗者通常会给这些学生们施加压力以求迅速“成单”,比如告知这些学生他们所提供的“特惠汇率”不久后将立刻失效等。
事实上,这些不法分子是从学生那里收钱,使用被盗的银行卡信息支付学生们的学费——这通常意味着学生们需要支付两次学费。
切记
切勿理会这些优惠,并且始终使用由学校授权的付款方式直接向学校支付学费。
如果您沦为欺诈者的牺牲品,您的财产将面临危险。
这种欺诈是如何进行的?
这种骗局主要是使用大量被盗的银行卡在线进行的。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发现学生们在告诉他人自己的学号、出生日期,甚至是学生系统的登录信息,以允许这些欺诈者“代其付款”。
这些付款的金额可以是4,000英镑的Tier 4学生签证费用,也可以是学费押金,也可以是全年的学用(例如20,000英镑甚至更多)。这些支付的金额或高或低。
通常这些骗局的标志是大量的尝试了一两次支付之后就会改变的IP地址和卡号。总的尝试支付的次数往往会超过40次甚至超过100次。诈骗者使用的这些被盗的卡往往都发行于不具备3D Secure功能(某种在线上支付时需要核验身份的功能)的银行,这意味着用这些卡会支付得更加轻易。
欺诈是如何运作的?
一旦这些诈骗者完成了付款,他们会给学生展示“收据”,或者是登录进学生的系统以“证明”交易已经完成。
然后,就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例子而言,学生就会:
a)通过微信打钱
b)支付现金给某个在中国的联系人
c)支付现金给(如伦敦)街上的联系人
谁受到了影响?
一项针对目标学生的大学的调查表明,至少有150名中国学生或其父母受到了影响。
但是进行这项调查的机构WPM Education认为学生总数可能远不止这些,原因是:
- 并非所有目睹了欺诈的学校都对调查做出了回应
- 并非所有的欺诈性付款都通过被人追回而得到确认
- 我们知道有的学生的欺诈性付款反复尝试但没有成功
迄今为止,WPM Education表示至少已经成功进行了700次欺诈性付款。
每5到6次成功付款的背后,就有1个学生上当受骗。
如何保护自己?
有证据表明,此前在世界不同地区都发生过类似的骗局。
我们建议学生们留意通过微信用中文消息传递服务的这一手段。
如果某种优惠听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那么就别信。
所有费用应始终由学生直接支付给大学,而不是“第三方中介”。
请向大学报告任何可疑的行径,如果不确定,请始终征询学校的建议。
相关报道在英文官网同步可见。